0.jpg   到二輪電影院看了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》。果然,這是部看大螢幕才會過癮的電影。

  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》根據格拉瓦所撰寫的旅行札記改編,所以電影裡說的便是格拉瓦的故事,電影的形成也像依照格拉瓦的札記般記述著。不過說來也不過就是一場旅行、一本遊記型態的故事,到底為什麼費神去閱讀、觀看、解讀一個人的旅行心得與感想呢?那麼稍微瞭解格拉瓦的背景或許會有幫助(好吧,這部電影上映之前,筆者壓根不知道有格拉瓦這號人物在歷史上留名)。

  切‧格瓦拉(Ernesto Che Guevara)
  1928年出生於阿根廷。
  1956年與古巴游擊軍領袖卡斯楚並肩作戰三年,推翻了古巴的獨裁統治。
  革命成功後,受卡斯楚任命為工業部長。
  後因理念不合,與卡斯楚分道揚鑣。
  1966年在玻利維亞建立游擊據點,為建立理想的南美社會而戰;1967年被捕,旋即被處決。
  三十年後,考古學家在當年行刑的地方挖掘出他的骨骸。


  (以上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)

  「我還是我,但已經不是原來的我。」
  23歲的格拉瓦與朋友決定進行一場靠摩托車遊遍南美洲的熱血旅行。旅行一開始大概真的只是純粹為了好玩,或是想完成一段年老之後能夠說得出口的回憶,只是沒料到,這趟旅行卻影響格拉瓦的一生,也就是格拉瓦日後成為革命家的啟蒙。

  不過拋開格拉瓦的背景,當作一般電影來觀賞也相當有收穫。尤其是尾末那段到了痲瘋村為了與病患慶祝生日(醫療人員與病患的住所隔著一條河流),僅靠意志不顧生命危險橫渡河流的熱血,令筆者全身起了雞皮疙瘩。
  如果確實擁有這種意志,人應該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吧。

  先前提過,這部電影根據原著採札記敘述方式,所以有部分的劇情像在觀看紀錄片一般。

  旅行結束後,格拉瓦三十歲的朋友阿爾貝托目送他搭上分離的班機,飛機在陽光普照的晴空下起飛,也在藍紫色的夕霞中劃過。阿爾貝托在同樣的地點目視著同樣的天空,但卻已從三十歲變成了滿臉皺折,眼神也同樣掛著同樣的依戀。

  人的一生中的確會有個什麼記憶長存在腦海,面對那段記憶,該用哪種表情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は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